|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

关键词:山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娄底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ldcszx.com
  • 感谢 12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06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新化山歌不论长篇短制,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提取生活的原型,构造诗化的情节和故事。如《十二月望郎》:
  
  正月里一朵好花搭信无信叫郎来
  姐呃,正月里要拜年
  二月里发水种秧田
  三月里清明挂白纸
  四月里秧老要插田
  我哪有闲工看姣莲
  ……
  
  这首三十余行的情歌大意是:已是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从正月到十二月搭信给情郎,向心爱的人传递火辣辣的爱情信息,可是,爱调口味的情哥总是巧妙地回答:八月晒谷要回仓,我哪有工夫看姑娘。这是个喜剧式的情歌,害相思的村姑大胆而热烈,勤劳的小伙子机智而幽默。这从劳动生活中所摄取的情境,抒发的民间爱情,像一幅展开的民俗生活画,给人无穷的遐想。
  
  古典诗歌从《诗经》至唐诗、宋词,皆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但在创作过程中,生活的原型被反复锤炼和筛选,许多专业文人的作品虽已达到纯美的境地,却远离了生活的本真,因而曲高和寡。而作为口头文学的新化山歌也少不了乡村歌手的加工和提炼,而这种自由随意式的创作,依然凸现出生活的本真。他们所勾勒出的诗情画意,弥散山野的清香,更易于被民间所接受和喜爱。例如,《屋前屋后莫唱歌》:
  
  屋前屋后莫唱歌
  恐怕大户人家子女多
  老姐听见犹小可
  小姐听见绫罗不织听山歌
  娘骂女,贼婆情
  绫罗不织听山歌
  女骂娘,老莫严
  山歌凡是古人传
  
  山歌大意:古代乡村大户人家多子多女。威严的母亲,拘于传统礼节,以误了织绫罗为由,不许未婚的小女听有伤风化的山歌;可是,这位青春美丽的少女,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她巧妙的反驳:山歌本是古人传。这首山歌,善于从平常的家庭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剪材,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严母”和“巧妹子”两个乡村女性的形象。勇敢的爱情,最终会战胜善伪的礼教。
  
  这铺陈的诗化情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凸现了世俗化的审美特征,更富有勃勃的生命力。
  
  新化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异常丰富。像《诗经》一样,每一种手法几乎都是赋、比、兴的综合运用。这里,我只谈比喻和意象。与《诗经》相比,新化山歌更富有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泥土特色。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鲜活生动,易于吟唱相传,例如《梽木叶子开花碎渣渣》:
  
  梽木叶子开花碎渣渣
  恋姐还要恋十七、八
  十七、八姑娘三股辫子压地扫
  玉石金簪满脑插
  满脑插,满脑插
  插过全头樊梨花
  ……
  
  这是一幅梅山村姑的工笔肖像画。十七、八的姑娘,长得象盛开的梽木叶子花;三股乌黑的长辫子落地扫,玉石金簪插满头,美得象古代的巾帼英雄樊梨花。“梽木叶子花”的意象是美的,姑娘妆扮成“樊梨花”的比喻是美的,这种追求改善物质条件而取悦于心上人的心理渴望,是美轮美奂的。正因为这种民俗特色和世俗化了的意象、比喻,才是新化山歌的艺术手法,推陈出新,醇香醉人。

 

 

 

   在新化山歌中,可俯首拾得新颖别致的比喻和意象,特别是反映粗野的世俗化生活的比喻和意象,更为出彩。例如:田坪镇山歌手李萼周演唱的山歌《三根丝线两根青》:
  
  ……
  姐——
  你十指尖尖是我郎的糖包饼
  一对奶子是我郎的饼包糖
  两手弯弯是我郎的龙凤枕
  一身四体是我郎的竹花床
  腿部弯弯是我郎的磨刀石
  罗裙脚下牡丹花是我郎的耍花身
  
  这是一首典型的陶情山歌,山歌的内容是否有伤风化暂且不论。不容置疑,它反映男欢女爱的比喻和意象——如:“糖包饼和饼包糖、龙凤枕和竹花床”等,既高度生活化,又鲜活生动,达到了较高的愉悦效果。由此看来,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最能体现民间歌手的天才。
  
  “歌谣是民间性情之响”,情歌更能完美体现。古梅山人那种粗犷、骠悍、真率、朴实,在山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新化地区的方言,是梅山文化的基石,是汉、瑶、苗、侗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土、野、逗、俏”地域语言风格。这种民族化、世俗化的特色语言,更添新化山歌的野趣和神韵。
  
  与《诗经》相比,新化山歌的语言地域特色更典型、更鲜活、更生活化,更能抒发世俗化的情感,获得听众的愉悦。如《小小姣莲小小情》:
  
  门前送到后门转
  眼泪汩汩进绣房
  一来走到床边拍三板
  骂你木匠师傅冒良心
  别人的花花床两人困
  我咯花花床上困姐一个人
  二来我走到花花席子拍三板
  骂你篾匠师傅冒良心
  别人的花花席子两人困
  我咯花花席子困姐一个人
  三来走到花花被子上面拍三板
  骂你弹匠师傅冒良心
  别人的花花被子两人困
  我咯花花被子盖姐不盖郎
  四来走到花花枕头上拍三板
  骂你裁缝师傅冒良心
  别人的花花枕头成双对
  我咯花花枕头成单冒成双
  ……
  
  这首情歌的方言俗语很有梅山特色,如:
  
  眼泪——读“俺沥”。
  汩汩——泪汪汪的意思
  花花——漂亮的意思
  我咯——我的意思。
  困—— 睡觉的意思。
  冒——没有的意思。
  
  《小小姣莲小小情》,是描述一位思郎情切、又野又痴、又俏又逗的乡村妹子,她从天黑到三更没有盼到幽会的心上人,于是她忧伤地骂床、骂席、骂被又骂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阳雀子叫了的黎明前,把情哥骂来了。这首充满地地道道梅山土话的山歌,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位痴心妹子的人物形象,真实而细腻地表达了她一唱三叹的情感落差和对情爱的执着,使敢爱敢恨的辣妹子跃然纸上。新化山歌,世俗化的审美情趣,是梅山民间歌谣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有待挖掘。

 

 

伍喜珍把新化山歌唱进中南海,唱给毛主席听

 

 

 

 “郎在高山打鸟玩(hāi),
  
  姐在河边洗韭菜。
  
  哥哥叽,
  
  你要韭菜拿几把
  
  你要攀花夜里来。
  
  莫穿白衣白裤莫拖鞋,
  
  扛只小小锄头做招牌。
  
  要是那个看牛伢子碰到你,
  
  你只讲千丘田里看水来。
  
  你到十字街上买双草鞋倒穿起,
  
  上牌脚印对下走,
  
  下排脚印对上来。
  
  我哩两个行路莫把笑话讲,
  
  坐着总莫挨拢来。
  
  有心做个无心意,
  
  神仙下凡实难猜。”

  这首山歌叫《神仙下凡实难猜》,而演唱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新化籍歌唱家伍喜珍。
                                    
  伍喜珍,1936年12月生,女,湖南新化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湖南新化民范技校。曾任湖南省歌舞团独唱演员,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辅导老师,阅览组组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声乐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老干部歌舞团团委。

  主要成果:1956年参加湖南和全国农村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一等奖。演唱的独唱曲《金谷丰收我出嫁》《新化山歌》、《出工忙》和男女领唱的合唱曲《日出韶山东方红》等以及多首湖南民歌均由中国唱片社录制为唱片。曾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演出并担任独唱,1994年湖南文艺界两度群众歌咏比赛领唱《我的祖国》、《英雄战胜大渡河》并获一等奖。1994年为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录制的专题片《夕阳红》中担任独唱《浏阳河》,同年5月由长沙电视台录制的合唱领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受到听众好评。曾两度被评为省少儿工作先进个人。事迹被收入《湖南当代文艺家传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略》。她演唱的独唱曲《金谷丰收我出嫁》、《新化山歌》、《出工忙》和领唱的合唱曲《日出韶山东方红》等以及多首湖南民歌,均由中国唱片社录制出版发行。                                   
    1956年,新化举办梅山千人山歌大联唱,同年10月,新化组队赴省和全国参加第一次农村群众艺术观摩汇演,年仅20岁的新化山歌手伍喜珍演唱的《神仙下凡实难猜》获得全省和全国演出一等奖。1957年,伍喜珍进京参加全国汇演,她把新化山歌唱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胡志明等多次观看了伍喜珍的演唱。


 

新化山歌始于秦代以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新化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当地人唱山歌的习惯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新化为苗、瑶族等梅山蛮土著所驻,梅山蛮住石屋茅棚,寒冷、潮湿,衣制斑斓,食则饮藤,居则枕戈,生活清苦,他们的柴房土灶里长年保留着不灭的火种。
                                    
  “穿堂击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梅山蛮结绳记事,言语迷离,没有历史,凭的是用歌谣口传身授,这就是古老的新化山歌。山歌记录了他们在深山里砍柴、巨树倒下发出的“哗啦啦”声音,山歌记录了他们在山林里打猎的危险,山歌记录了他们扎起木筏到资水里打鱼的艰险……新化山歌寄托了他们太多的梦想与期盼。新化古梅山蛮在历史的血与火里重生,在这块连绵不绝的大山里生生息息,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山歌,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了。
                                    
     新化山歌起源于秦代以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山歌有峒事歌、族歌、节气歌、樵歌、秧歌等,按内容可分为历史歌、劳动歌、仪式歌、陶情歌、时政歌、生活歌、传说歌、儿歌等,按腔调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这些山歌记述了新化的天文地理、部族迁徙、人伦教育、民情风俗等,多姿多彩,犹如一幅幅瑰丽的生活画卷,歌词中俚语方言衬词较多,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味。
                                    
    “歌本三千又七百,歌有八万七千零;红黄蓝白传后世,黄本情歌打头行。”足见新化歌谣数量之多,风气之盛。船民的《资水滩歌》长达600多行,对资水滩多水险及沿岸山川地理、生产、风土人情、船工生活描绘十分生动,声调粗犷。1987年《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新化资料本》共收集新化歌谣372首。新化山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演唱形式多样,其中高腔山歌流传于奉家、上团、天门、长峰、金凤、白岩等山区,因为山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唱歌必须放开嗓子才能传得很远,这些地方的山歌具有高亢、嘹亮、粗犷、拖音长、节奏自由的特点,唱者多用假声;平腔山歌流行城区、白溪、洋溪、田坪等地,白溪、琅塘流行溜山歌,洋溪还有一种独特的波罗山歌。

 

 

 申报文化遗产保护让新化山歌代代相传

 

  新化山歌是汉、瑶、苗、侗族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新化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艺术结晶,是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的瑰宝,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进入21世纪的今天,山民生活富足了,人逢盛世精神爽,山民又一次展开他们激昂粗犷的歌喉,唱出新生活的悠悠古韵。
                                    
  看,窄屋古道,小桥流水,山青水秀。深山幽谷中有人在唱山歌,身后是非谁管得,全村尽听山歌声,山民们真是悠闲呢!荒山野岭上,有人扶锄而歌,歌声引来了百鸟,引来了飞蝶,引来了观看聆听的人群。劳动之余,有人在树荫下长歌,百年古树在歌声中绽放新绿;有人驾船而歌,与风浪搏击,在千里资水上放飞心情。人们用高亢的山歌抒发心中的喜悦,歌唱和谐幸福的新农村……
                                     
  然而,随着农耕文化的衰落和现代媒体文化的冲击,口传身授的新化山歌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新化山歌老年歌手相继谢世,而年轻歌手后继乏人,面临着中断的窘境。为了拯救新化山歌,新化县于2005年成立了新化民间文化大集成领导小组,并派出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采编组,深入山乡采访搜集,现已搜集民间文学80多万字,山歌500多首,还将搜集的精品民歌编成乡土教材,在一些学校进行试点教学。
                                    
  同时,新化县以新化山歌为内容积极向湖南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此,特地从长沙把歌唱家伍喜珍请回来表演。2006年4月30日这天,伍喜珍来到紫鹊界,站在一座叫老马冲的小山上,放开歌喉,一口气演唱了《神仙下凡实难猜》、《波罗山歌》、《溜溜歌》等。伍喜珍动情的演唱,赢得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也吸引了很多会山歌的山民前来,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顿时歌声回响在紫鹊界上空,飘荡在新化的山野乡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