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娄底茶文化

娄底茶文化

关键词:茶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作者:谢凌鸿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12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39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娄底茶文化之一:星城满街茶飘香

 

 

  就像春天在不知不觉间绿了城市一样,星城娄底的茶楼也在不经意间,在角角落落里飘出了茶香,让市民们多了些休闲交际的好去处。
  
  茶楼从无到有
  
  在过去的娄底,供人们喝茶、品茶的茶楼真是寥寥无几。记得1991年初,几位客商出差娄底,夜间想到茶楼坐坐,但找遍星城竟没有一家。  
  但这种尴尬不久便被打破。1992年初,位于城区氐星路的第一家专业茶楼裕源山庄开张。随后,星城茶楼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为娄底这个产茶大区演奏出一曲曲美妙音乐。特别是近3年星城上规模、高档次、高品位茶楼的问世,演绎出娄底经济发展的精彩篇章,“天香茶都”、“新星茶楼”等众多茶楼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娄底星城茶楼已发展到40余家,其中,仅娄星广场附近就有十数家之多。  
  与传统的北方茶楼和广州茶楼相比,星城茶楼有着它自己显著的特色。一是这些茶楼环境清新典雅,大多点缀着字画,具有较浓厚的文化气息。二是这些茶楼已不再是某种单一的风格。在茶楼里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茶文化,杯茶在手,可以“涤烦”、“忘忧”、“去虑”,净化心灵。三是茶楼经营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以品茗为主,崇尚传统茶文化,特别讲究茶的品饮艺术;有的是重在为客人提供休闲、交谈的大众茶楼;有的是饮茶和餐饮结合的茶餐厅;还有的是把品饮与卖茶叶卖文物结合在一起的媒介性茶楼。  
  就开茶楼的目的而言,星城茶楼分为两类,一类旨在借助茶楼这个“平台”,通过融入茶文化,以茶会友,繁荣经济;二类属经营盈利,通过茶楼来提升茶叶的附加值。
  
  
到茶楼喝茶的人多了
  
  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茶楼刚在星城出现时,一度遭受冷落,前来茶楼喝茶的人远远低于一些咖啡屋和酒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楼里优雅的环境,茶叶的高品质,精美的茶具,以及十分讲究的泡茶技艺与方法,使其把休闲与文化、现代与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都极大地吸引着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茶楼喝茶品茶的队伍中来。  
  在娄星广场,笔者走进一家名为“天香茶都”的茶楼,只见这里干净明亮,环境优雅,有浓厚的艺术氛围。一楼是设计新颖的卡座和美观舒适的摇座,小桥流水,古典音乐,悦耳动听。二楼是设有高档豪华、以名茶命名的包厢,风格迥异;200余平方米的大厅内四周摆放着多样的精美茶具。整个茶楼以民清时期的格调装修,古色古香,让人耳目一新。茶楼与娄星公园相望,推窗见景,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茶楼不仅可饮茶,还有套餐、特色煲仔饭,有专业茶师,在这里喝茶休闲时,还可观赏茶道茶艺表演。在此消费的某房地产公司经理王先生对笔者说,由于工作上的需求,他经常在八小时工作之外陪客户,以前在酒店里喝完了酒再到酒吧消费,无非还是喝酒,而且里面又吵又闹,后来他们就开始到茶楼,一来醒醒酒,二来茶楼里的环境也会让人觉得很放松,更加有利于沟通交流。一壶香茗在手,同衷享受。在保险公司做代理的李先生也感受颇深地对笔者说,现在人们的工作状态普遍十分繁忙,而适时地置身于茶楼那清新优雅的环境,会使人们的心情得到很好的调节。同时,由于茶楼本身所具有的高品位,茶楼也是邀请客户洽谈的首选去处。  
  据了解,来茶楼的顾客多为企业老总、经济界名流、艺术界人士、有层次的知识分子、高收入的白领阶层、厌倦了酒楼和酒吧的中产阶级及生意场上的儒商。
  
  茶楼品茗知多少
  
  在星城茶楼,笔者立刻被茶浩如烟海的品种和减肥、健美、美容的功效所吸引。  
  “天香茶都”的茶师告诉笔者,茶按其制作加工方式和品质等级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系列。绿茶品种最多,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等70多个;其次是乌龙茶,有台湾人参乌龙、极品人参乌龙、安溪铁观音等40多个;第三是黄茶,有君山银针等30多个品种;白茶排第四,有银针白毫、安化银毫等20多个品种。品种较少的是红茶,仅10多个品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上百个品种。  
  茶中富含维生素C、B、B6、B12、维生素E、氨基酸、生物碱、脂多糖、多酚类化合物,茶叶中的矿物质元素多达40多种。茶叶中的大量维C、维E、维B具有美容、生津、清肺、明目、延缓衰老的功效;其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起重要作用,可明显地抑制血浆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有去腻减肥、清热解毒等作用;茶中的脂多糖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具有明显的抗癌、抗辐射功能。据陆羽的《茶经》、苏轼的《东坡杂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经典介绍,不同身体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饮用茶的需求不同。如需提神益智的,宜饮用优质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武夷肉桂等;要养颜、去腻、减肥、清肺、明目的,宜选用西湖龙井、碧螺春、青山绿水、高桥银峰等优质绿茶;需安神、益智、延缓衰老的,宜饮用银针白毫、安化银毫、白牡丹、贡眉等白茶;降血压血脂和胆固醇等宜饮用祁门红茶、湖江工夫、苦丁等品类的茶;强身健体宜饮用参须红枣、枸杞桂圆、冰糖莲子系列滋补茶;姑娘、女士则宜常饮绿茶配伍的菊花、茉莉、桂花等名贵花茶,俗话说“人养花,花养人,常饮花茶迷死人”。  
  茶的价格高低不一,高档的3000多元/500克,低档的30多元/500克。按壶论价有68元、88元、98元、108元、128元、208元等多个档次,最高的达680元。不过如今星城的茶楼大多讲究经营的灵活,实行包厢最低消费和小时消费相结合的方式,4个人花68元就可在茶楼尽情玩上一天。  
  到茶楼品茗是身份的象征。星城茶楼的迅速发展体现着一种经济现象。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到茶楼来品茗,星城茶楼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娄底茶文化之二:茶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把茶与柴米并列,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我国利用茶的历史已有四五千年。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均起源于我国。  
  茶有解渴、提神、启迪思维等功用。我国在两晋时已有“比屋皆饮”的饮茶风习。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后,饮茶更是朝野风靡,并且与寺院僧人结了不解缘。僧人坐禅,要饮茶养神。他们在群山起伏、泉水叮咚的寺院所在地,栽培良种茶。著名的四川蒙顶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茶、天台华顶茶、西湖龙井茶、武夷岩茶等,起初都是寺院栽种的。寺院僧人的种茶努力和对饮茶的倡导,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唐宋时,各地城镇茶馆渐多,到清代江南地方较大的乡村也有茶馆。茶馆是人们用饮茶方式进行休息、谈心、议事、会友的好去处。清代时民部艺人到茶馆说唱,有些茶馆同时又是娱乐场所。  
  茶树四季常青,开白色小花,香气馥郁。古人认为茶树是坚贞的象征,有“不移其本”的特性。古俗男女缔结婚约时,男家要给女家送茶叶作聘礼,称为“茶礼”。茶叶成了古代婚姻的媒介物。  
  古代有“客来敬茶茶留客”的风习。敬茶讲究茶具清洁、茶碗带有托盖,要泡酽酽的新茶。如果夜间来远客,更要热茶敬客。“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正红”,饮茶已远远不只是为了解渴,茶也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了。饮茶重视水的选择。平日煮茶的水是隔年的雨水,讲究时用贮藏已五年的雪水。这雪水又须是从梅花瓣上收下来的雪,放在鬼脸青花瓮内,埋在地下融化成的。有一回妙玉在栊翠庵给林黛玉饮这茶水,林黛玉也想不到一杯茶水要花这么大的功夫。  
  古代善饮茶的人,讲究选用好水煮好茶,茶具配套要小巧精致,冲泡要有技巧,饮量宜少,饮时要先闻其香,慢慢啜饮,叫做“功夫茶”。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此有经验之谈,他说:饮茶,“杯如小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就是“功夫茶”。

 

 

娄底茶文化之三:     梅山泡茶和煎茶

 

 

  泡茶有盖碗茶、芝麻茶、芝麻豆子茶、芝麻姜盐茶等。盖碗茶,即用较好或名贵的细茶冲泡,一般用以招待有身份的男客和外来远客。并以西瓜子或炒花生为茶点,酸碟是不用招待这类客人的。如湖南省原政协副主席杨第甫先生品了安化名茶“松针”吟诗道:“磁盖轻移薄雾腾,碧罗龙井色香同。三巡饮过犹余味,口齿留芳数此盅。”芝麻茶,即细茶加芝麻冲泡。芝麻豆子茶,只是加入炒豆子或炒花生米。芝麻姜盐茶,再加盐渍姜丝而已,喝时略带咸味。吃这类茶也有再撒上炒芝麻的,喝着香咸可口。梅山人家,一般常备有芝麻、豆子、姜丝。芝麻预先洗净晒干,随时食用。我的老伴,每日少不了要喝两次芝麻姜盐茶,客人来了多以此招待。每年鲜姜上市,她总要买十来斤,刮去皮后切丝盐渍,然后晒干用磁坛装好备用。原在安化老家时,那时大屋里住了四、五家人,每日到茶时(上午10时,下午4时左右)各家妇女就聚在一起喝泡茶,还喊上左邻右舍的女人。她们是今日东家泡,明日西家泡,轮流为东。吃泡茶必有茶点,但没有喜庆或来贵客那么齐备,只是随便摆上三四样粗茶点,如炒薯片玉米或花生瓜子,但总少不了有酸碟,这是妇女们最喜欢的,主人总让大家吃个尽兴。她们边喝边聊,这往往成了她们的新闻发布会或信息交流会,也是她们解决问题的场所。碰上不平的事,还就自己的道德标准加以评论。每次喝,没两个多钟头收不了场。她们说长道短,闹闹嚷嚷,嘻嘻哈哈,真是“三个堂客们当面鼓”,气氛十分友好热烈。但这种泡茶,在市镇上一般男人少参与,偶尔碰上自然邀喝一碗或泡了给忙着的男人送去。在农村妇女们比城里人还有瘾。若是请了匠人,上午和下午的茶时都有喝,也邀男人参加。清人黄本骥《湖南方物志》云:“安化茶友善,楚中款客,三君者一有不至,无以为欢。”正是这种风气。俗话说的“茶是草,客是宝,茶客不来不得了。”如此以茶待客,又说明梅山民风的纯朴热情。
  
  煎茶,又称大碗茶。煎茶多用陈年老红茶。正如清代陶澍《咏安化茶》诗中写的“茶成与商人,粗茶留自啜。”这种茶用一个专制侧边开口的蔑蒌装着,长年吊在火炕上让烟薰。煎茶时,取下一把茶叶洗静后丢入开水中煎几分钟,倒入茶缸,供一两天饮用。煎茶喝起来略带香甜味,夏天饮很解渴。住在大路边的人家,随时让过路客人到家饮用。解放前,安化山区几乎没有公路,出门就是两条腿走路。渴了可随意到路边人家歇息喝茶。不分贫富贵贱,老幼妇孺或挑夫走卒,热情的主人等客人在阶沿刚坐定就送上了一碗红彤彤的凉茶。如果客人未喝够,还可自己进屋斟,直到喝够。
  
  煎茶,在冬天还专制有保温的木桶,开茶倒入陶器包壶可在木桶内保温十来个小时。包壶有大小不等,那时我家开着店子,包壶足可存入约30煎茶,以招待乡下来购货的顾客。壶,口小肚大底小,壶嘴从肚边中部申出与壶口平齐,口边有四耳用于提运。保温木桶成园鼓形,底部架两边有轴,装在茶架上,桶盖上装有活动的雕花横木闩扶手,用以搬动茶桶斟茶,架上安有能搁好几个茶杯的长形杯槽。瓦包壶放入木桶,周围塞旧棉絮或稻草保温。这种包壶,几乎每家必备,成为梅山茶文化特有的茶具。

 

 

娄底茶文化之四:    梅山茶礼

 

 

  茶礼,主要指婚事茶礼。为什么婚事要讲茶礼?古籍中有不少记载说明。如宋代的《品茶录》、明代的《七修汇稿》等。直接涉及到“南中夷人”的有明代许次舒的《茶疏·考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念人犹名其礼曰下礼,南中夷人定亲,必不可无,但有多寡。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不移置子”即当地俗称的“好女不吃两家茶”。而文中所指“南中夷人”,自然包括了梅山人,因而梅山人的婚事也很重茶礼。北宋建县后,迁入大批汉人,开始讲究“三茶六礼”了。
  
  所谓“三茶”指下茶、定茶、合茶。“六礼”为纳彩、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民国时期简化为问名、为定、纳吉、亲迎四个程序。问名,俗称合“八字”,同媒人把女方的庚帖(八字)拿到男家请算命先生推算相合,若不合庚帖则退女方,婚事也就拉倒了。为定,俗称“扎庚”,男方要送去衣料行装等茶礼。纳吉,俗称“解礼”,即送去女方所要的彩礼,大多依嫁奁多少提出或看双方经济而定。亲迎,即是迎亲。先天由男方抬去花轿牲礼,由乐队迎亲。
  
  现在,移风易俗,改为相亲,纳聘、迎亲三个环节了。相亲为下茶,纳聘为定茶,迎亲为合茶。梅山风俗不同有的由女方准备到男方待客的新娘(媳妇娘)茶。即女方出嫁时备足闹新房和新婚后待客的茶和茶点。清代范寅《越谚》中所说的“茶料”:“母以莲、粟、枣、糖遣出嫁女,名此。”这说明梅山越人继承了越俗并传至今。不同是的大多用土产或自种自做的花生、瓜子、炒薯丝、花耳及糖果等。一小包一小包的包着,用陪嫁的红木箱装着,用来撒给闹新房的客人。所谓客人,大多是些好热闹的青少年,当然也有不少成年人。俗话说:“三天不分大小”,闹新房是可以不分男女老少,长辈晚辈的,都可入洞房闹。闹的目的,除了戏耍逗乐新郎新娘,当然为讨包茶点。正如安化清末秀才夏默庵写的《安化竹枝词》中一首描述的:“满门宾客闹新房,笑向新娘索枣糖。私语伴婆将钥匙,床头为启女儿箱。”如今农村生活大为改善,这种茶点也随之变了。有些商店适时发展这种新婚糖点商品,即用小塑袋包着花生、瓜子和糖果,这就方便省力多了。
  
  在陪嫁的茶点中还有蛋、碗茶、鸳散等。这是新婚第二天由新娘招待宾客的茶。这种茶先把鸡蛋煮熟去壳,每碗二个,再放入碗茶或鸳散,然后用鲜汤冲泡,再由新娘用茶盘送向客人。客人可不能白吃,要回以红包。茶的碗茶是用糯米蒸熟阴干,称之阴米,吃时用沙炒或油炸即成。鸳散制作工序复杂多了。先把糯米用水泡发磨浆,然后用植物颜料染成红黄绿加本色白四色,分别用底侧钻有一个小眼的小竹筒盛着。米汗从小眼流出,在烧热抹油的大灶锅上画着图案。图案有“鸳鸯戏水”、“喜鹊啄梅”或“梅花含喜(双喜字)”等吉祥图案。图案有16开纸大小。在油锅上一次楞画四幅,图案成型后,再把图案卷成空心园筒阴干。新娘出嫁时,用分四格的抬福装着,底用红纸垫,一排排摆着彩色镂花的鸳散,煞是好看。吃时用滚油一炸就成,再撕碎放入园蛋鲜汤冲泡,颇有风味。我儿时常喜欢站在锅边看母亲和邻里老婆婆做这种鸳散,那种花花绿绿的图案,很能培养人的美学兴趣。可惜现在几近失传了。
  
  新婚茶礼,第三天再由新娘接街邻百客的擂茶。擂茶料和茶点,也是新娘娘家陪嫁来的。这种擂茶,接男方的至亲,必须由新娘亲自去接,喝后还得送包有四个蛋和茶点的礼品,这也是娘家带来的,称之茶礼。这种茶礼,多是出嫁时,亲戚邻里送给新娘的,因此新娘的茶礼十分充裕丰盛。新娘上门送茶礼,客方要放鞭炮接。客人吃了新娘的擂茶,三日后还要回接新娘擂茶,亲戚则办酒席和擂茶。接的人多,则按序应酬。有的几乎一个月不得清场,天天在外应酬吃喝。
  
  婚后十天或在春节正月初二,新郎新娘结伴回娘家,称之回门。回门的茶礼也是很讲究礼重的。茶礼有蛋茶、擂茶和泡茶,让新郎新娘吃不赢。除了岳家隆盛招待新郎到新娘的亲戚家,进门刚坐下,主人就递上蛋茶,有汤蛋两个。按习俗只吃一个,留下一个敬福或称敬财,表是吃得有余。有的主人知道客人要敬福,就用三个蛋,要让客人吃双蛋,以示吉利。若是煎的荷包蛋,则就全吃了。宴后是泡茶,茶时是擂茶。亲戚依序逐日宴请,那茶点、泡茶、擂茶吃不赢,几乎不想吃饭了。此外在得子、做寿、拜年、过节等喜庆,也离不了茶礼

 

 

娄底茶文化之五:   梅山擂茶

 

 

  湖南省资水中游的安化、新化两县为古梅山地域,梅山茶文化可以上溯至秦汉之际,历经2000余年发展,今天仍可以看到梅山茶文化遗存。
  
  今天梅山中心地安化及桃江、桃源等地习俗,用专制的陶器擂钵来制擂茶。因梅山有日不可少的吃擂茶习惯,因而有窑工专门生产擂钵,运到各集镇或担下乡村销售。钵为倒园锥形,口大底尖,内有一排排的齿。擂茶杵,大多用结油茶果的山茶木棒做。这种山茶木质又硬又重,适手耐磨。擂茶原料用茶叶、芝麻、花生、豆子、大米等。但茶叶芝麻是主料。茶叶一般用粗茶,先泡软加芝麻或花生带水擂细,再加盐用开水冲泡而成。在桃江一带是加糖冲泡,吃糖擂茶。安化流传的一首打擂茶歌谣唱道:“高山砍来山茶木,削个擂槌打擂茶。先放茶叶花生米,再放豆子炒芝麻。客人来了先请进,让客上坐吃擂茶。”
  
  以茶叶芝麻为主要原料的称芝麻擂茶。还有以大米为主的米擂茶。米擂茶做法,先将大米炒黄磨细和擂好的茶叶加盐冲泡,如果加八角炒的,吃起来又香又浓,喝上二碗可当餐饭。喝芝麻擂茶,渣子沉入碗底,茶汤稀薄,喝时还得撒上炒芝麻或炒花生或炒豆子。边喝边嚼,又香又脆,别有一股风味。加上茶点,边喝边聊,更是情趣无穷。茶点多土产的花生、南瓜子、炒薯片、玉米及盐姜等多到20来样。最诱人的是酸碟。酸碟是用黄瓜、萝卜、茭头等预先放入菜坛做的。吃起来又酸又辣,是下茶的佳品,妇女和小孩特别喜爱,尤其是孕妇,日不可少。拙文《安化茶和茶点》作了如实描述。这种擂茶因芝麻可解凉润胃,夏天喝了确有解暑的作用。在冬天加入生姜又起去寒发热的作用。我的老伴常隔三五天打擂茶,一家老少喝,夏防暑冬去寒,且陶陶然于其中,自有一番天伦之乐。
  
  说起待客,来了至亲贵客,总要打擂茶,这比泡茶更显礼重。安化有竹枝词云:“家家款客有擂茶,妇女逢迎笑语哗。炒豆煨姜随意著,最宜还中炒芝麻。”可见其礼遇和风俗。
  
  擂茶不仅用来招待客人,还是婚礼上少不了的茶礼。有歌云:“新郎木棒手中拿,新娘扶钵打擂茶。擂茶白,擂茶香,不生伢子生姑娘。”这种新婚擂茶要由新娘亲手擂。新娘在娘家做妇女时就学会了打擂茶。因而平日的打擂茶都是妇女的事。其实新婚后,还要请百客来喝擂茶,因喝的人多,在农村几乎全村老少都来。做起来要请相邻的妇女自带擂钵工具帮忙,那场面才好看呢。她们一字儿摆开,坐在竹椅上,双脚夹着擂钵,右手握着擂棒,左手扶着擂钵,腰肢微扭,有节奏地擂起来,只听见擂钵擂得沙沙作响,如果配上音乐,不正是动人的打擂茶舞么!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