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娄底社会事业

娄底社会事业

关键词:社会事业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娄底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ldcszx.com
  • 感谢 12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0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娄底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呈现一派蓬勃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短短的30年,娄底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整个社会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新气象。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娄底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娄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04元,是1978年的30.5倍,年均增长12.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884元,是1978年的19.5倍,年均增长10.8%。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向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与此同时,始终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努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迈出新步伐。

 

  1、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全市总人口由1978年的302.7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16.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3.50‰下降至6.14‰。城镇化水平发展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7.56%提高到2007年的32.24%。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与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比较,2000年全市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29.97万人,比1982年增长49.39%;其中大专以上程度人口8.62万人,增长8.9倍;高中(含中专)程度人口43.95万人,增长1.04倍;初中程度人口132.89万人,增长1.34倍。

 

  2、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使全市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到2007年末,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6个,面积63.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面积52.6平方公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县市数4个,达到三级标准的县市数1个;中心城区新建垃圾填埋物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中心城区绿地率达32.6%。娄底在相继获得“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基础上,2007年又入选“全国十大宜居城市”。

 

二、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教育战线围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77年,娄底无一所高等学校。1978年3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涟源师范大专班。经过30年的努力奋斗,当年的师范大专班已发展成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成功升格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结束了娄底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基本形成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到2007年止,全市共有普通小学1022所,教学点98个,在校学生30.14万人;普通初中212所,在校学生15.70万人;普通高中80所,在校学生9.64万人;中等教育以上学校数从1978年的6所发展到2007年的53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成人高校3所、职业技术学院2所、中等职业学校47所;在校学生12.14万人,比1978年增长6.76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稳步推进,全市已实现了“两基”目标。2007年底,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01%,均居全省前列。

 

三、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2007年末全市共有乡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43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9194张,比1978年增长21.53%;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9万人,比1978年增长71.73%。

 

——预防保健成效卓著。到2007年末,卫生系统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市、县、乡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和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成功抵御了“非典”的威胁,从未暴发流行重大传染病,传染病发病率从1977年的1123/10万下降到2007年204.9/10万。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合格接种率达93.33%,疟疾、麻风、白喉、百日咳和碘缺乏病等均保持在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或基本控制的标准以内。

 

——妇幼保健硕果累累。改革开放30年来,妇幼保健工作加强两个系统管理,不断健全三级保健网络,强化市县乡三级例会、孕产妇死因评审和高孕产妇筛查、报告、监护及妇幼卫生信息质控等管理制度。衡量妇幼卫生工作的几大指标成效显著,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由1977年的54.50/10万和62.12‰,降低到2007年的32.44/10万和9.62‰,住院分娩率达到91.42%。2006年娄底市获全省首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住院分娩率”合格单位。涟源市、新化县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合格县市。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由1977的56.2岁提高至74岁。

 

——农村卫生面貌变化巨大。一是全面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上世纪90年代全市5县市区均被授予“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市)”称号。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从2003年起,新一轮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启动,全市共投入3700余万元完成改、扩、新建乡镇卫生院84所,面积10.5万平方米。农村卫生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市乡镇卫生院呈现出勃勃生机,2006年业务收入达到1.4亿元,是1977年的8倍。三是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娄底自2003年启动新农合以来,2007年已在4个县市区全面实施,共有249.5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83.3%,其受益面覆盖了全市95%的农业人口;截至2007年底,共有20.45万人次住院,享受合作医疗基金补助1.90亿元。

 

四、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

 

  2007年,全市拥有各类艺术事业机构130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众文化业场馆100个,博物馆4个,纪念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馆藏图书75.3万册。近十年来,全市180多名专业艺术工作者和700多位业余作者、100余名骨干作者辛勤耕耘,有1600余件(幅)各类文艺作品、专著、理论研究文章在地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演出、展览。被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有2000余件;全市共创作大戏15个,小戏小品67个;5个专业艺术剧团每年下乡演出600场以上。市花鼓戏剧团创作并演出的《翠绿情》、《孔繁森》、《村官是个堂客们》,新化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陈天华》,涟源市湘剧院创作并演出的《益仙草》、《刘湘玉》等艺术作品得到社会和专家的好评,其中《翠绿情》、《陈天华》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村官是个堂客们》获湖南省首届艺术节金奖和全国第六届映山红艺术节金奖。2005年娄底选送的《梅山山歌》联唱获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银奖。2007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7.49%;全市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26%;有线电视用户13.52万户。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体育馆8座,运动场11个;群众体育社团14个,注册运动员达362人,参加全面健身运动的市民达150万人,开展项目20项。近十年来,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3枚、参加省级运动会获金牌137枚、银牌151枚、铜牌106枚。

 

五、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改变了过去“旅游资源贫乏”的片面认识,确定了“打造以娄底为中心的湘中旅游板块,建设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和“面向周边市场起步,面向全省市场扩张,面向港澳市场提速,面向国际市场做大”的发展步骤,不断加强旅游基础建设和景区开发,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先后开发并不断完善了波月洞、湄江、曾国藩故居、梅山龙宫、大熊山、紫鹊界、蔡和森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其中紫鹊界秦人梯田及梅山龙宫首批列入国家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名录,同时也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娄星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天华广场等一批城市特色旅游景观也陆续建成,城市功能也不断完善和提升,旅游接待也具备一定规模,城市及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星级酒店由2000年以前的空白发展到2007年的18家;旅行社由2000年的一家发展到2007年的28家;全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0余人,是2000年的6倍。200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 3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2.5亿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30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没有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就没有30年来伟大的改革探索的历程,也没有娄底经济社会今天的发展。当前,娄底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要更新观念,创新举措,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和争当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而奋斗。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